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0.16
编号:72073
糖足糖心 一对难兄难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6日 生命时报 2018.10.16
     血管硬化狭窄 下肢心脑遭殃

    糖足糖心

    一对难兄难弟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龚雄辉

    老张是位老糖友了,但平时血糖控制得并不好。半年前他因足趾发凉、发麻就诊,医生建议他严格控制血糖,并进行心脑血管病筛查,但他并不在意。最近,老张在旅游途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花费巨大。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糖尿病足主要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达标,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刚开始可能症状不典型,患者仅表现为足趾发凉、麻木不适或小腿抽筋等症状。由于血循环很差,因此糖足患者在将双脚下垂时,会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且因为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紫红色。此时,高血糖已经损伤了血管,出现下肢动脉血管硬化、狭窄,血运条件变差。如不治疗控制,血管病变继续加重,患者足部感觉异常,动脉搏动弱,行走一段时间后就会下肢疼痛。如果下肢血管出现动脉闭塞,导致严重下肢营养障碍,就会从走路疼痛逐渐发展成休息时也疼痛,夜间更痛,并且有剧烈烧灼感。最后会出现很小的伤口长时间不愈合,发生感染、严重溃疡和坏死,轻则截趾截肢,重则危及生命。
, 百拇医药
    “足”离心脏最远,但十“趾”连心,糖尿病足和冠心病是一对难兄难弟,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4倍。由于我们身体的血管是相通的,血液在全身封闭的血管内运行,就好比城市里的供水系统,部分管道水垢增厚、发生老化,中枢的管道也不可能幸免。因此,如果糖友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那么其冠状动脉、脑血管也可能会出现硬化、狭窄,伴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等。特别是早期,当出现了趾(指)麻木、足发凉、麻木等症状时,患者除了必须进行下肢血管检查评估外,还要进行心脑血管的评估,有条件的还可通过冠状动脉增强CT、脑血管增强CT或核磁检查,评估心脑血管病变的程度,及时进行处理和预防,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

    糖友怎样吃海鲜

    每天摄入40~75克为宜,搭配蔬果粗粮

    受访专家: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本报记者 任琳贤
, http://www.100md.com
    秋季是海鲜收获的季节,海鲜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可对于要注意饮食控制的糖友而言,能不能吃海鲜?吃多少才合适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左小霞表示,糖尿病患者饮食主要需控制总热量和单双糖食物的摄入,总体建议是多样化食物搭配,优选高膳食纤维、低脂低胆固醇、少盐、少油、少糖的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相较于猪、牛、羊肉,海鲜中饱和脂肪酸和脂肪含量低,但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欧米伽-3脂肪酸能促进饱和脂肪酸代谢,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抑制血小板凝集,对糖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效果。此外,海鲜中的锌、硒、铬等微量元素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类代谢很有利。

    单纯的糖尿病患者吃一些海鲜对身体是有益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糖友每日水产品摄入量为40~75克较为适宜。但不可过量,否则会使蛋白质中所含的生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糖友可以吃三文鱼、金枪鱼、鳗鱼、鳕鱼、海参、牡蛎、蛤蜊、龙虾、螃蟹等。胆固醇较高的鱿鱼、墨鱼、虾头、蟹黄、鱼籽等,以及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的鲍鱼、干贝等要少吃,内脏等部位最好不吃。
, 百拇医药
    烹调时,要少油盐,多蒸煮。海鲜中本身也会含有一定盐分,所以盐的控制要更严格。海鲜中可能会寄生一些病菌或是寄生虫,糖尿病患者尽量别吃生海鲜,蒸煮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用油也较少,可控制脂肪摄入。

    食用时,最好搭配蔬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奶类和豆类中的蛋白质利于减少海鲜中汞的伤害,排出重金属。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很可能会合并一些其他疾病,以下两类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减少海鲜摄入:

    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糖尿病患者。虾、蟹等海产品及凤尾鱼、沙丁鱼等部分深海鱼类,嘌呤含量较高,要注意少吃。海参是嘌呤含量最低的海鲜之一,每100克含嘌呤4.2毫克,可适量食用。

    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有损的人,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否则会加重肾脏负担和损害。另外肾移植患者需要吃免疫抑制剂,抵抗力较常人低,多吃海鲜容易发生感染、腹泻等情况,不过可适量吃一些相对干净的深海鱼。▲
, 百拇医药
    吃 “列净”要防阴道炎

    “列净”类降糖药简称“SGLT2抑制剂”,其中达格列净已在我国上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但由于该药促进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因而增加了泌尿生殖道局部的葡萄糖浓度,导致发生细菌和霉菌感染的几率增加。

    一些临床数据显示,患者在接受SGLT2抑制剂治疗后,生殖器感染的发生率为4.8%~5.7%,多为轻到中度感染,女性稍高。女性中以外阴阴道真菌感染、阴道念珠菌病和外阴阴道炎,男性中为以念珠菌性龟头炎和阴茎包皮炎最为常见。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近日发出警告:相比于服用其他降糖药的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罕见的生殖道感染——福尼尔坏疽。它是一种严重的生殖器感染,但临床较为罕见。

    发表在《糖尿病、肥胖与代谢》上的研究显示,生殖器感染的风险在服用药物的第一个月内明显升高,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仍然保持升高,导致生殖器感染风险增加约3倍。 因此,服用SGLT2抑制剂的患者如果有生殖器压痛、红肿或肿胀,并且发烧超过38度,应立即就医。必要时可遵医嘱停用SGLT2抑制剂,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选用适当的替代疗法。▲ (赵鹏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