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04
编号:10122486
观眼断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5日 《健康时报》 2002.08.15
     商东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是可以通过人眼神的变化观察其内心世界。其实,医学上可通过瞳孔看眼底的变化来发现疾病,尤其在诊断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方面更为简便有效。

    高血压 高血压造成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压力持续增高,久而久之使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管壁缺氧、管腔变窄、血管呈硬化改变,眼底血管能反应其相应的变化。临床上高血压分4期: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有压迹;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

    糖尿病 糖尿病的眼底改变早期为视网膜小静脉扩张和微血管瘤,随后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微血栓改变,新生血管的出现标志着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提示预后不良。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时,部分病人有显著的持续性高血压和轻度的小动脉狭窄、视网膜水肿,偶有出血或渗出。但慢性肾炎病人,在肾功能尚未出现异常时,眼底可出现早期改变,即视网膜贫血、放射性水肿,动脉呈阶段性痉挛,此时应积极治疗,一旦肾功能恶化,眼底就有视乳头水肿、渗出、出血等改变。

    血液病 血液病的眼底改变对诊断有很大帮助,有些甚至是特征性的。在贫血时,眼底视网膜颜色变浅,血管变细,少数动脉、静脉不易区分,由于缺氧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视网膜水肿、出血。白血病时眼底静脉充盈曲张呈腊肠状或串珠状,加之白细胞积聚及神经纤维的部分变性,视网膜往往有梭形白色中心的出血。

    动脉硬化症 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的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表现在视网膜上的动静脉交叉处,容易使血管弯曲度增加,动脉管壁粗细不均,颜色变浅,呈铜丝状或银丝状改变。(商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