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124167
朝阳区卫生局有话要说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8日 《健康时报》 2002.11.28
     本报记者于11月21日从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获悉:有关媒体刊登了该报记者“朝阳医院集团自动解体”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朝阳区卫生局党委书记郭德宏认为该文报道失实。

    本报记者 胡迎新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党委书记郭德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对媒体关注卫生事业的发展,关心卫生事业的改革表示感谢。他同时指出,“朝阳医院集团自动解体”一文在一些媒体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最重要的是报道失实,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关于医院走集团化改革之路,郭德宏书记严肃指出:“文章和我们解决医院集团问题的思路是相悖的。朝阳区委、区政府、北京市卫生局、朝阳区卫生局、朝阳医院对医院走集团化之路是充分肯定的,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可贵探索。目前医院集团完全融为一体受到政策的限制,使进一步深化医院集团化改革遇到困难,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谈到报道失实时,郭德宏书记指出:第一,文章时间混乱,让人产生错觉,开头就是11月3日,是哪一年的11月3日,让读者产生错觉,此现象在文章中有多处;第二,文章数字失实,文章说人事改革要裁掉160多人,依据在哪儿?已经裁员100多人也与实际相差甚远,人事改革实际减员38人;第三,文章以偏概全,文中“王主任说‘朝阳医院的医生缺乏临床经验……’”的叙述,给朝阳医院造成不良影响;第四,文章用词不当,例如“矛盾日益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分配失衡,人怨沸腾”;第五,文章断章取义,其中张继书局长、侯瑞祥院长和王新主任的谈话只摘登了其中的片段。张继书局长与记者交谈中并没有谈到改革失败了等等,这样有失新闻报道的客观、准确原则;第六,文章冷嘲热讽,把医院比做土豆,医院集团喻成口袋,这种比喻是贬义的,将人事制度改革叫做“裁员”也是不妥当的;第七,文章事实不清,朝阳中医医院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医保制度改革中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但是文章给人的印象和结论是医院集团造成的;第八,文章有“泄私愤”的感觉。特别是对朝阳医院造成严重的伤害。朝阳医院是朝阳区驻区三级甲等医院,对区属医院帮助非常大,例如支援大西北,为基层培养人才,为朝阳中医医院派来优秀的院长李文泉等等,在医院集团化不完善的情况下,朝阳医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郭德宏书记指出:准确和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事实,引导事物发展。

    据了解,郭德宏书记11月18日约见了该报道的记者,在谈话中,该记者反复强调由于种种原因,稿子删了近一半,造成一些时间的混乱。其中把采访李文泉院长和朝阳医院办公室孟主任等人的谈话全文删除了,使一些数字失实。该记者说自己的原意是从经济角度剖析医院集团,由于朝阳医院和朝阳中医医院的书记、院长不接受采访,有些数字并未得到核实;某些地方确实有硬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