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咨询
编号:10124427
我与“死亡”擦肩过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12日 《健康时报》 2002.12.12
     北京二七机车厂 牛双喜

    我曾与死神擦肩而过,那是一次真真正正感受“死亡”的经历。

    几年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我起床后感到左前胸有些隐隐作痛,然后,迅速发展到前胸,继而是剧痛。我恐惧地捂着胸口,瘫坐在地上,但头脑还算清楚,预感到情况的危急,我想:“我这回完了!”

    妻子见状,一时慌了手脚,急忙呼来了几位朋友,又迅速拨通了“120”急救电话。朋友们来了,好在他们很有经验,先是往我嘴里塞了十几颗速效救心丸,然后,又让我平躺在地上,等待急救车的来临。在这期间,我躺在地上,觉得等待的时间是那么漫长久远。我绝望地看着妻子、儿子和朋友的面孔,脑子里一片空白,预感到我就要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看到急救车没有按时到,朋友果断地找来一辆过路的面包车,在素不相识的好心司机的帮助下,我被抬上车送到了医院。很快,我被确诊为大面积心肌梗塞,迅速推进了抢救室。好在抢救及时,我与“死神”只是擦肩而过,身体逐渐恢复了起来。

    在以后身体恢复的日子里,我又感受了另一种精神上的“死亡”。由于身体“发动机”———心脏出了故障,我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无忧无虑地工作,更不能大喜、大悲,不能劳累———伴随着我的是经常出入医院,与医生、药品打交道。没有生活激情的我,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似乎进入了风烛残年,孤独无助地消磨着毫无价值的时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一位朋友为他的老父送行,在那墓碑林立的陵园里,我再一次体会了“死亡”。

    在等待朋友的老父骨灰入土的空隙,我没有目的地顺着排列整齐的一座座墓碑细细观看。从第一个碑文上的出生年月推算,死者是一位耄耋老人,“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自言自语道。再看几个碑文,年龄都在50岁左右,俗话说,55下山虎,不该早走,我有些感叹。又看了几个墓碑的碑文都是40岁左右,有的比我年龄还小,我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再看下去,更是让人心跳,竟然有很多30岁、20岁,甚至不到10岁的孩子……面对一个个无声无息的幽灵,我忽然醒悟,人的生与死相生相伴,死神对谁都是不偏不倚。活着的人所掌握的是死亡到来之前的时间。我顿感释然。

    从那以后,我开始正视死亡,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做好我能做好的每一件事,广种博收生活中的每一分乐趣:唱歌、跳舞、垂钓、绘画、郊游……当然,还有我十分钟爱的写作。

    我感受过“死亡”,我不再惧怕死亡。

    (北京二七机车厂 牛双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