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耳鼻喉科学
编号:10163265
咽鼓管阻塞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咽鼓管软骨段在解剖上正常,但其机能发生障碍,即咽鼓管咽口被动开放而不能主动开放。与一般炎性水肿所致的咽口阻塞有所区别。

    【诊断】

    根据病史和体征,用Valsalva通气法检查正常者,多为此症。最好进行声导抗检查。本症吞咽和呵欠时鼓室压不变,用力捏鼻鼓气时有气体进入鼓室。

    【治疗措施】

    过去都采用中耳负压治疗法治之,如穿刺,插穿引流,仅能获得短暂疗效,不能达到长期治愈。Misurya于1976年首次采用腭帆张肌腱缩短术,即病人取父子卧垂头位,在第三磨牙后内方翼钩处,用1%利多卡因作粘膜下局部浸润麻醉,于翼钩端外侧做2厘米弧形切口,暴露翼钩,并沿翼钩向深层内外两侧剥离出腭帆张肌腱,用3°尼龙线在翼钩两侧穿过腭帆张肌腱,包绕翼钩,予以缩短结扎(图1),一般可缩短0.5厘米,症状多能解除。

    图1 腭帆张肌肌腱结扎方法

    【病因学】

    1.Glasscock及House认为系咽鼓管软骨软化所致,咽鼓管软骨软化原因不明。

    2.腭帆张肌肌无力或咽腭神经麻痹,使咽口不能主动开放。

    【临床表现】

    开始耳内发闷,有阻塞感,呈低音性持续耳鸣,有时鼓室内积液,可出现传导性耳聋现象,类似分泌性中耳炎,易被误诊为咽鼓管炎性阻塞而进行鼓膜切开或插管术。耳镜检查鼓膜多混浊,内陷,有时鼓室内积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