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信息
编号:10315111
白天犯困要防心脏病(小常识)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5日 《健康时报》 2003.06.05
     钱伟

    民间有句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觉觉不够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年尤其是到了老年,睡眠的时间会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彻夜难眠。

    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些老年人,不仅清晨睡不醒,而且在大白天里也总是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来。临床研究表明,老人睡不醒并非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白天犯困者,其心脏发病的几率很大。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白天爱犯困的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与白天精力充沛者相比,更容易患心脏病。但研究者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午睡对老年人不重要。

    犯心脏病的老人为何白天好犯困呢?大家知道,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们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分析和综合。由于大脑细胞活动量大,所以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心脏要把它泵出血液的1/5供给脑组织。在紧张工作时大脑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大。所以说,活跃的大脑新陈代谢要靠强有力的心脏功能来完成。而心脏完成这一特殊功能,也得依靠人体的两大血液循环。其中肺循环可使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在肺内获得充足的氧气,并通过心脏的搏出流向动脉血管,而体循环则可以促使动脉血向组织和脏器流动,以保证它们新陈代谢的需求。当心脏出现疾患时,上述的两大血液循环都将受到影响,其中大脑对此最为敏感,它的能量和供氧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使人昏昏欲睡,精神疲乏。

    (钱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