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8326
心理免疫话雨果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7日 《健康时报》 2005.07.07
     当代心理免疫学研究表明,人在罹患疾病的时候需要“心理抗争”,坚韧不拔的心理抗争,能有效地调动机体内部的免疫力量,进而促进自身的早日康复,这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免疫”。心理免疫对于防治身心疾病至关重要。

    法国19世纪文坛巨匠维克多·雨果一生勤奋创作,留下了22部诗集、12部戏剧、24部长篇小说和若干散文等珍贵作品。然而谁能想到,这位文学大师在其40岁时就患了心脏病,且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政变而被放逐达19年之久。当时雨果“面色铁青,喉咙发出沉重的喘声”。人们叹惜“这颗巨星就要陨落了”。然而,雨果并未畏惧和退缩,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在医生的指导下,他积极进行做操、跑步和游泳等体育锻炼。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使雨果逐渐恢复了健康,并能够重新挥笔写作。此后,他在其60岁时创作了《悲惨世界》,70岁时著成长篇小说《九三年》,80岁时写出了戏剧《笃尔克玛》,享年84岁。雨果这种凭着坚强的信心同疾病抗争的意志,得益于他有效地调动机体内部的免疫力量,从而促进了自身的早日康复。

    有专家指出,患病后具备心理免疫的人,之所以能战胜病疾获得康复,是因为其精神因素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潜力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大量事实说明,在病魔面前,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则很可能成为疾病的牺牲品。对于病人而言,应力求增强自己的心理免疫力,充分发挥自身精神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疾病。当然,病人的家属要配合做好病人的信心恢复工作,与病人共同构筑“心理防线”。(侯梅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