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12420
破解沙龙中风谜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2日 《健康时报》 2006.01.12
     编者按:以色列总理沙龙分别于去年12月18日和今年1月4日连续发生两次中风,引起了以色列政坛的震动。目前,据主治医生讲,沙龙最好的预后结果不是变成植物人就是瘫痪。那么,谁是两次导致沙龙中风的元凶?两次的元凶是一个“人”吗?当我们擒获凶手的同时,能够给自己的健康以怎样的警示?请看本报记者与特约专家的“侦破纪实”。

    寻找第一次中风的元凶: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美联社报道:沙龙因患缺血性中风,于2005年12月18日晚8时住进医院接受治疗。两天后出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李舜伟教授告诉记者:“中风”有“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是指大量进食大鱼大肉等高胆固醇食品,加上喝酒、运动少等等,致使血脂升高———主要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高。过多的胆固醇沉积形成斑块,斑块或者附着于动脉血管内膜上,导致脑动脉血管硬化、狭窄及至被堵塞;或者破裂后与血小板凝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后,引发脑梗塞。
, http://www.100md.com
    以肥胖为表现形式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衡量肥胖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健康的BMI指数,成年男子应小于24,女子应小于21。如果BMI指数,男子大于28,女子大于23,则已属于肥胖。

    而在肥胖的人群中,最危险的又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也就是被称为苹果形身材的人。这部分人的脂肪细胞堆积在腹腔内主要器官周围,影响血糖代谢,容易引起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这些都是引发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介绍,腹部肥胖可以通过测量腰围来衡量:呼气时,在肋缘下和脐上之间的中点用软尺测量周长。在中国,女性腰围超过80cm、男性腰围超过90cm,就认为存在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根据两位专家的指点,记者通过对相关“线索”的搜集和整理,发现了导致沙龙第一次中风的“元凶”:1.吃得太不健康以
, http://www.100md.com
    色列《青年日报》披露,沙龙这次中风的前一天,和家人、朋友一起享用了一顿汉堡包、烤肉排、羊肉串和沙拉,沙龙还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作为饭后甜点。沙龙经常说,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肉,“不管是什么方式烹饪出来的”。沙龙的太太曾一度强制他节制饮食,可沙龙却偷偷在自己的文件包中塞进了一张大比萨饼,上面全是油腻的羊肉或火鸡肉。

    这样的饮食习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进食者肯定会得高胆固醇和肥胖!这恰恰犯了缺血性脑中风的大忌。2.超重的“大苹果”

    美联社报道:12月26日,为沙龙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专家公布了他的体重数字———118公斤!考虑到沙龙1.7米的身高,他的体重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80公斤。这就是说,沙龙超重近40公斤。沙龙的腰围也严重超标,虽然没有具体数字,但记者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故事:极端分子扬言要暗杀沙龙,但沙龙说自己腰围太粗:“没有我能穿的尺寸的防弹衣。”

    沙龙的体重指数(BMI):118公斤/1.7的平方=40.83!远远超过“28”这个“肥胖指数”,那句“没有我能穿的尺寸的防弹衣”,已足以说明沙龙的腰围严重超标,是一只“大苹果”。体重、腰围的严重超标,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 http://www.100md.com
    另外,记者多方查找资料,却没发现任何关于沙龙健身的报道。但在他出院后,医生建议他适当参加一些运动。因此,推理他平时一定疏于锻炼。

    总结:沙龙第一次中风的元凶就是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侦探”简介

    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

    王拥军: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

    李舜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寻找第二次中风的祸首:

    不正确的工作习惯

    2006年1月4日晚,沙龙再次突发严重中风被送往医院。这次,医院宣布他得的是无比凶险的“出血性中风”,已经出现脑溢血。
, 百拇医药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告诉记者:“出血性中风”即脑出血或脑溢血,是指在长期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脑部动脉血管受损,突然发生破裂造成。过量饮酒、精神压力大、工作繁忙、睡眠不足、社交活动多等等,都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而发生脑出血。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血管更容易遇冷收缩,使血压增高。因此,冬季成为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李舜伟教授进一步补充说:由于缺血性中风是血栓阻塞血管或血管过于狭窄所致,因此,治疗以溶栓为主,而溶栓治疗一旦过分,也容易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

    李舜伟教授说,脑出血是一种易诊断、难治疗的疾病,颅内血肿可在发病后的6小时迅速扩大,1/3的患者在发病后几天内死亡,病人即使保全性命,预后也会严重残疾。是什么原因导致沙龙继缺血性中风之后,紧接着又发生出血性中风?

    记者通过对各方面资料的研究发现,2005年12月18日沙龙第一次中风住院,20日出院后就投入工作,2006年1月4日晚再次中风发作住院———两次中风之间,相隔17天,其中住院2天,工作15天———可以说他几乎根本没有休养!
, 百拇医药
    这里还需要回顾一段历史: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政府不顾国内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正式启动单边行动计划,并于9月12日完成了从加沙地带的撤离工作,从而结束了以对加沙地带长达38年的占领。但这一举动最终引发了利库德集团的分裂。作为该党的创建者之一,2005年11月,沙龙毅然决定退出利库德集团,另组新党“前进党”参加将于2006年3月举行的议会大选。因此,对刚刚出院的沙龙而言,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在即,以色列议会选举在即,攘外安内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

    体重、腰围严重超标这些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已是导致沙龙中风大前提;先前他又发生了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受损;第一次中风之后,他马上投入紧张工作,劳累、繁忙,巨大的精神压力……加上冬季寒冷的气候。另据美国医学专家罗伯特分析,沙龙在第一次中风住院期间,医院曾为他使用血液稀释剂,防止脑部再次形成淤血阻塞血管,但过多接受血液稀释剂治疗也可能导致脑出血———出血性中风的所有条件都“全”了。几位受访专家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发病原因可能还是:沙龙在第一次中风之后没有好好休息,投入工作后干得又“太猛”。
, 百拇医药
    总结:沙龙第二次中风的元凶是他不正确的工作方式。

    要“巅峰”不要“中风”

    李舜伟教授告诉记者: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特别是出血性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中风的发生总是在猝不及防间,所以,高血压患者对于中风的一些征兆要心中有数”。这些征兆有:血压很高难以控制;头晕、恶心、呕吐;手脚麻木、肢体活动不灵活。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要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药,切忌有症状时才吃降压药。在冬季,还应特别注意防寒保暖,以防骤冷骤热带来血压的波动。王拥军教授则告诫40岁至60岁的男性,由于生活事业多处于巅峰阶段,压力大、工作繁忙、睡眠不足、社交活动多,发生中风的高危因素最为集中,应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同时注意不要透支体力。

    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呼吁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吸烟、管好嘴、迈开腿。已经发生过一次中风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做好二级预防: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的病人,在进行抗凝治疗中,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以防治疗失当。此外,还要注意运动、减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劳累和紧张。其中,切忌剧烈运动,应以慢跑或散步为主,中国的太极拳即是一种适合的运动项目。

    最新消息

    以色列哈达萨医院在当地时间1月8日下午宣布,在当天对沙龙实施了两次CT扫描检查后,沙龙中风的状况稍有改善。根据这些因素,专家委员会决定在9日早晨开始实施将他从昏迷中唤醒的程序,并将于当地时间9日下午2时左右公布诊断结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