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9957
合气道:防身健体两相宜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4日 《健康时报》 2006.08.24
     提起合气道,许多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好莱坞著名武打影星史蒂芬·西格尔在《热血高手》、《魔鬼战将》、《以毒攻毒》和《不死潜龙》等多部动作影片中,把合气道当成除暴安良的搏击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合气道常常被人当成防身健体两相宜的一种锻炼方式。

    防身搏击,瘦弱的女子和少年都能练

    北京天瀛合气道日籍教练汤浅深介强调,这种健身方式不讲究主动进攻,要巧妙使用反关节招数制胜的技巧,属于一种相对被动的防身搏击术。由于没有套路,所有练习均以日常生活中遭受攻击的情况为前提,进行双人或多人训练。比如,当被袭击者抓住自己一只手腕后,可以迅速地用另外一只手抓住对方,再迅速俯下身,顺势做一个轻巧的旋转动作,这样就使对方的双臂铰成麻花,无法动弹。还有,当袭击者试图踹自己下身的时候,要迅速抓住对方伸出来的这只脚,将其顺势拽到自己这边来。这些技巧还需要不断进行练习,才能掌握各种基本技能,在实战中就能避开对手的攻击,再利用对方的气力,逆转对方的手腕或肘部等关节,将其摔倒或擒拿。瘦弱的女子和没有任何武术基础的少年,都可以直接入门。
, 百拇医药
    合气道练习比较安全,因为它是一种纯防守的武术,只限于个人的健身、防身,而难以用于主动进攻和伤害他人。而且,合气道在防卫中也尽量做到不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练习是在3厘米高的泡沫塑料垫子上,基本上不会出现摔伤的情况。

    入门第一课是礼仪

    汤浅深介还介绍说,初学者入门第一课是礼仪。练习合气道应该衣着整齐,上身着中袖、直襟的合气道服(一般为白色),下身着裤或裙(一般为黑色)。进入道场都应行礼,离开道场,走到门口时,应该先向内行礼,然后退出。在同伴共同练习前后,双方也当行礼。进入到基本动作练习时,先听教练讲,再在助理教练和其他学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训练科目包括: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器械、器械对器械、器械对徒手、一对一、一对多等。

    每次训练先做基本功

    无论是刚刚入门的新学员,还是已经取得一定段位的人,每次训练要进行基本功练习。这些基本功包括类似体育课上做的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前翻、后翻,以及对各个关节进行旋转的动作。之所以要不停地温故知新,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不断修炼,逐步提高这些动作的灵敏度和爆发力;二是对新学员和级别比较低的学员进行技术指导,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巩固技术,提高水平。通过练习合气道,可以全面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和自卫能力。更重要的是,合气道要求练习者通过健身,不断完善自己,以拥有平和之气、仁爱之心。
, 百拇医药
    链接

    合气道渊源:

    合气道,是一种以柔术、剑道、枪术等武道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以合气为核心原理的武道。其创始人是日本的植芝盛平。生于1883年的植芝盛平自幼体弱多病。少年时,他只身前往东京学习柔术;20岁当兵,精于步枪刺杀术;参加过日俄战争。1920年,他办起了以自己姓氏冠名的“植芝拳馆”。在此期间,他综合各家武道的经验,开始进行武道的改良。他提出了“气”的概念,进一步又提出“合气”的概念。“合气”就是处处符合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他把自己武道的技术原理比喻为一棵大树被一阵风吹动时的反应过程——一棵大树,当各个方向的风吹过来时,它的叶子会做出各自不同的摆动。合气武道之技术就像大树的叶子一样,在气流的作用之下,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不断变化的技术。

    1924年,植芝盛平在一次作战中体会到,任何高超的武术,在现代战争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他认识到武道不能只限于技击功夫,更重要的是通过武道的训练,将个人的身心与宇宙自然同化。于是1936年,他将其武道正式命名为“合气道”。, 百拇医药(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