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3014906
基于萤石呈色机制探讨《中国药典》对紫石英的色泽规定(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3期
     doi:10.4268/cjcmm20162328

    紫石英为中医妇科常用药,始载于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味甘性温,归肾、心、肺经,具有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的功效,用于肾阳亏虚,宫冷不孕,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等症[1]。自《中国药典》(1985年版)起将紫石英的来源规定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CaF2)。《中国药典》(2015年版)将紫石英性状规定为:本品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具棱角。紫色或绿色,深浅不匀,条痕白色。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表面常有裂纹。质坚脆,易击碎。气微,味淡。将其含量测定结果规定为:本品含氟化钙(CaF2)不得少于850%。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紫石英饮片色泽差异较大,除药典规定的紫色和绿色外,绿色夹白、无色透明与灰黄色也为紫石英的常见颜色。本课题组通过对同产地多批次不同颜色的紫石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存在白色紫石英氟化钙的含量符合药典标准,但也发现存在紫色紫石英的含量测定结果低于药典标准,可见紫石英的质量并不一定以紫色为佳,故我们应该了解历代本草对紫石英颜色的记载、矿物的颜色、萤石的颜色及其呈色机制,思考中药紫石英的合理色泽范围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