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祝您健康》 > 2011年第10期
编号:12130159
张学良:磊落度一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祝您健康》 2011年第10期
     张学良,辽宁海城人。生于1901年阴历四月十七日。其父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人称“大帅”或“老帅”,是位显赫的“东北王”。张作霖对长子的降生十分高兴与喜爱,为给儿子取个学名也一改再改,由“逸春”而“从善”,再改为“学良”,其意是以汉代名臣张良为榜样——张学良这个名字,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寄望之殷。蒋介石等人均以张学良的字称其为“汉卿”。“卿”是古之大臣,这“汉卿”显然也与张良有关。

    然而在1928年,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东北军的大权就由“少帅”张学良所掌控了。张学良后来担任东北边军司令官、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在当时也是位相当重要的人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率众退入关内。他曾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发表对时局宣言,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护送结拜金兰之交的“把兄”蒋介石回南京,随即被蒋介石软禁起来,张学良时年36岁。

    约一年后,从国外“考察”归来的杨虎城也被软禁。1949年9月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杨虎城在重庆被害。

    在《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张学良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事情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这十多年的政治生涯并不成功。他自己后来也承认“我的一生是失败的”,还写有“一事无成两鬓斑”的诗句。昔日,面对日军侵略,他有过“不抵抗将军”和“民族罪人”的恶名;因为争斗而不择手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