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1720788
酸蚀时间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1日 赵三军 陈吉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823KB,4页)。

    赵三军 陈吉华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酸蚀时间对4种全酸蚀粘结剂(OptiBond Solo(OB)、Single Bond(SB)、One-Step(OS)、PrimeBond NT(PB))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64颗无龋坏人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统一的牙本质粘结面玷污层,分别选用4种粘结剂在不同粘结面酸蚀时间条件下进行粘结处理;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切割出4个4mm×0.9mm×4mm粘结试件,分别在TEM下观察、比较其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结果:4种粘结剂的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均随酸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延长酸蚀时间,在牙本质粘结界面中遗留有更多的未封闭结构,加速牙本质粘结界面老化。

    【关键词】 牙本质 纳米渗漏 透射电镜

    【分类号】R783

    1955年,Buonocore采用酸蚀技术,使丙烯酸树脂成功地粘结于牙釉质表面,为义齿修复学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酸蚀-粘结技术逐步被广大齿科工作者所接受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口腔修复的范围。但是,由于牙本质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特点[1],对于牙本质的粘结,
------
     1955年,Buonocore采用酸蚀技术,使丙烯酸树脂成功地粘结于牙釉质表面,为义齿修复学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酸蚀一粘结技术逐步被广大齿科工作者所接受并在临床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口腔修复的范围。但是,由于牙本质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对于牙本质的粘结,一直未能取得较理想的粘结效果,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2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