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67034
影响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成功率的因素(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第8期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增强支抗以及对于支抗的控制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类似于头帽和颌间橡皮圈,都是额外支抗的应用,然而这些增强支抗的方法,通常都需要患者的配合,并且令患者很不舒适。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微种植体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患者的配合,在口内增强了支抗,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缩短疗程,并且微种植体在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和设计方案,微种植体的直径范围1.2~2.0mm,长度范围6.0~12.0mm。主要缺点就是失败率过高,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数据差异也很大。Fritz等[1]报道脱落率为30%,Cheng等[2]的脱落率为11%,国内王震东等[3]采用不同系统种植体报道的脱落率分别为7.8%、13.8%。稳定性是影响微种植体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导致微种植体失败并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微种植体植入部位

    通常微种植体选择在两个牙根之间的牙槽骨植入,Ishii等[4]认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的牙槽间隔区的根尖方向,牙槽嵴上6~8mm处,是微种植体植入的最佳部位。Huang等[5]建议种植钉与牙根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1.5mm,并提出了该距离的计算公式:最小根间距=微螺钉种植体直径+牙周膜间隙×2+最小的微螺钉种植体与牙根的距离×2。因此,即使微螺钉种植体的直径很细,其定位也非常重要。Kang等[6]临床研究表明,微种植体植入时,破坏牙根,植入失败率为79.2%,微种植体植入牙槽骨位置很好,失败率为8.3%。王震东等[7]在其试验中,根据术后观察,认为所有脱落微种植体距离邻近牙根都很近,还有部分微种植体破坏了邻近牙根的牙周膜,而未脱落微种植体与邻牙牙根距离正常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