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05年第2期
编号:11114127
养身补肾需苁蓉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家庭医药》 2005年第2期
     每年4月底,北国大漠草木开始复苏。当你走进内蒙古西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或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幸运的话,你就会在梭梭林或红柳林下,看到从沙漠中长出的一支支粉红色或紫红色的美丽花朵。如果向下挖去,你就会挖出一条白色似肉的茎,表面密布鳞片,基部只有一条细细的根,这种神奇的植物就是名贵中药——肉苁蓉。

    养身补肾需苁蓉

    神奇的沙漠植物

    □ 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屠鹏飞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本身无根,也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吸取寄主植物的养分生活。我国共有肉苁蓉属植物4种1个变种。不同的种类,其寄主植物不同,生长在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北部的肉苁蓉称为荒漠肉苁蓉,其寄主植物为梭梭。而生长在新疆天山以南的肉苁蓉为管花肉苁蓉,其寄主植物为柽柳属植物,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红柳。

    荒漠肉苁蓉一般直径10~25厘米,少数达30厘米,高度达40~200厘米;而管花肉苁蓉植株稍小,一般直径5~15厘米,高度达30~150厘米。肉苁蓉开花前一直在沙漠底下生长,只要不出土,就会一直生长, 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一旦出土,就会开花结果,然后整个植株枯萎、死亡,完成其生命周期。

    肉苁蓉生长方式特殊,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神奇植物。南朝梁代(公元536年)著名医家陶弘景所注的《本草经集注》中载“多马处便有,言是野马精落地所生,生时似肉……”。在宋朝苏颂所编的《图经本草》中也有记载“或疑其初生于马沥,后乃滋殖,如茜根生于人血之类是也。”意思是“或怀疑其初始生长于马尿中,得到马尿的滋养而生长,就象茜草根生长于人血中一样。”(注:茜草根红色,古人以为是生长于人血中才形成红色,此乃谬误)。直到清朝后期才搞清楚肉苁蓉是一种寄生植物,揭开了肉苁蓉的神秘面纱。但一般人很难想象在干旱、荒芜的沙漠,居然能生长出肉苁蓉这样又白、又嫩的植物,因此,至今仍有人认为肉苁蓉是一种菌类。

    古文趣话肉苁蓉

    □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教授 戴裕光

    王焕文在《中药趣话》中曾记载了两个有关肉苁蓉的典故:

    五代时有个卢质喜好谐谑,当时医官陈玄补为医学博士。有司请卢质写奏章奏请唐庄宗为陈赐官。于是,卢在奏章中写陈玄补“既怀厚朴之才,宜典从容之职”,意思是说陈某忠厚朴实,宜做闲适的官。其中“厚朴”与“从容”(苁蓉)皆为中药名,这两句话用在这里,亦庄亦谐,庄宗看后,连称“妙!妙!”

    另外一个讲的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刘贡父和苏轼的故事。刘贡父请苏轼等文人学士喝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