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09年第11期
编号:11824092
乙肝疫苗22问(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日 《家庭医药》 2009年第11期
     人们对乙肝疫苗的高度知晓率归因于乙型肝炎的难治性,因为一旦感染乙肝病毒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型肝炎患者,目前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转阴”或“根治”的方法,而且现实生活中还或多或少存在着对乙肝患者的歧视现象,对其升学、就业、人际交往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最好方法。乙肝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国内外无以计数的人通过接种后免遭乙肝病毒的侵犯。正因为乙肝疫苗“知名度”大,接种的人多,咨询的问题也比较多。下面这些问题,您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问呢?

    1

    乙肝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乙型肝炎疫苗经历了从血源性疫苗到基因工程疫苗两个阶段。血源性疫苗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经纯化灭活等严格工序制备乙肝表面抗原,作为疫苗使用。因恐有引起其他血源性疾病之虞,目前血源性疫苗已基本被淘汰,代之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转染相应的宿主细胞,如酵母、中国仓鼠肾细胞(CHO),生产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由于并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国内使用的有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都可以放心选用。

    2

    接种乙肝疫苗前为何要化验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一组常用的检测乙肝感染状况和免疫状况指标的简称,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代表已感染乙肝病毒,伴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大三阳”,伴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小三阳”,此时再注射乙肝疫苗无效。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已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此时其他指标均阴性;也可能是自然感染已经康复的标志,此时伴有核心抗体阳性。这两种情况下均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因此乙肝疫苗接种前一般先化验乙肝两对半,可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由于乙肝疫苗安全性非常好,根据各地携带率的不同,也有地方推荐不化验,直接接种乙肝疫苗。

    3

    乙肝两对半是定性好还是定量好?

    定量检查优于定性检查,因为定量检查除可判断阴性或阳性外,还有助于判断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一般认为,健康人乙肝表面抗体<10单位/升(IU/L),需要加强接种;乙肝表面抗体>10单位/升,表示有免疫力;乙肝表面抗体>100单位/升,表示有很好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父母为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子女为高危儿童,应除外)。

    定量检查的缺点是价格高,许多基层医院不开展。此时定性化验也可粗略判断。

    4

    是不是所有儿童都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全国范围内,所有的新生儿都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近年来,国家扩大了免费接种范围,既往未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也可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5

    乙肝疫苗能纳入医保费用支付吗?

    各地的情况不同。大部分地区对易感人群都免费接种,因此不再需要医保支付。

    6

    老年人要不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可感染各年龄人群,包括老年人。因此老年人也需要打乙肝疫苗。最初规定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当时疫苗的生产能力有限;其后又将免费接种人群扩展至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是基于财政负担能力的考虑。实际上,所有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及未感染过乙肝的人群,在经济条件许可时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7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可以。孕期和哺乳期并不是乙肝疫苗的禁忌证。实际上由于乙肝病毒可在家庭中传播,并且母婴传播是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对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高危孕妇和乳母应推荐乙肝疫苗接种。可在接种前先化验乙肝指标,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尽快注射乙肝疫苗。已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8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打乙肝疫苗吗?

    一般讲的乙肝疫苗是预防用的乙肝疫苗。健康人注射这种乙肝疫苗会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可预防乙肝感染。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对乙肝疫苗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会产生我们所需要的抗体或细胞免疫,即乙肝疫苗对这些人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故不必注射乙肝疫苗。目前,治疗用的乙肝疫苗正在研制过程中,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后可望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起到治疗作用。

    9

    有慢性病的人能打乙肝疫苗吗?

    有慢性病的患者,往往容易感染乙肝病毒,且感染后常会引起更严重后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慢性病患者病情稳定,应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由于某些慢性病还会影响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疫苗效果的持久性,因此还应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及时加强接种。个别专家提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不接种为宜,但多是基于理论上的推测,并无确实的依据。但须注意,疫苗说明书中注明:患有慢性严重疾病患者(如心、肾疾病等)、严重脏器畸形、严重皮肤湿疹等患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10

    感冒发烧能打乙肝疫苗吗?

    感冒发烧时最好不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生物工程方法制备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注射是为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虽然乙肝疫苗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也偶有接种者有发热或不适的反应;在发热时注射,很难将原有的感冒发烧和疫苗引起的发热相鉴别。再者,乙肝疫苗注射全疗程要3次乙肝疫苗接种,第一针一般在新生儿生后立即进行,第二针和第三针在1月和6月后注射。有研究表明,第二针和第三针适当推后对免疫效果无影响。因此感冒发烧时最好不要打乙肝疫苗,可待痊愈后再注射更安全。

    11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保护多长时间?对于新生儿而言,目前推荐的免疫程序为0、1、6月,也就是说,半年内打3针,从打第一针的当天算起,满月时打第二针,满半年打第三针。儿童和青少年剂量为每次5微克(ug)。国外研究表明使用2.5微克或10微克的酵母乙肝疫苗可在正常儿童体内诱发产生抗体,但10微克剂量可诱发更高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完成全程免疫后1~6个月最高,以后有逐渐下降趋势。接种酵母乙肝疫苗的婴儿在10岁时约有一半儿童的血清抗体滴度降至10单位/升以下,但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的儿童在加强注射一针后可快速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因此,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对正常儿童的保护效果一般认为至少可持续10年以上。

    12

    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婴儿怎么办?

    母婴传播是我国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原因。酵母乙肝疫苗5微克,0、1、6月程序的保护效果达60%~80%,其第一针免疫要尽早进行,最迟也不要超过生后24小时。若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国内外专家多要求对其婴儿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的方法,即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至少100单位(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

    13

    全程打完乙肝疫苗后多久可以抽血验抗体?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正常新生儿和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成年人对乙肝疫苗应答良好,因此接种后不需常规监测乙肝表面抗体。而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和其他有潜在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家里有乙肝患者等),应在完成3针接种程序后1~6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或抗体滴度低于10单位/升者应及时加强注射,以保持其乙肝表面抗体在保护水平之上,尽可能减少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对乙肝表面抗体、抗原均阴性者,也应加强接种以使其产生免疫力。, 百拇医药(朱启鎔 王建设)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