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
编号:13621655
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
     5.4 日本汉方医的腹诊研究 中医自唐代传入日本以后,腹诊也逐渐在日本得到推广和应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并以“难经派”和“伤寒派”两派为主。日本汉方医各家腹诊手法有所不同,大致上可分伏手压技法和三指深按法[37]。汉方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瘀血腹证、胸胁苦满、心下支结等腹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腹力与胃角高度的相关性,以及振水音产生的机理[38]。汉方醫还把腹诊引入了针灸的诊疗中,通过腹部接触针观察腹部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变化诊断出是积还是聚,然后再进行选穴治疗。治疗后,再次进行腹诊,以评价疗效。

    5.5 中医、汉方医、现代医学腹诊的比较 中医、汉方医及现代医学的腹诊均有所不同,各有所长。中医和汉方医腹诊的范围更广泛,涵盖了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腹部位置及西医诊断学上所讲的腹诊的范围[39]。包括:胸区、心区、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少腹、右少腹、心下十一个区域[40]。中医腹诊在临床上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医腹诊在传承过程中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可能忽略了腹部局部诊法与四诊的联系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