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2
编号:13620873
脑心同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2
     3 炎性反应是脑心同治共同的病理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而炎性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炎性激活后,激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帽中的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和其他参与炎性反应的递质导致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细胞因子是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无论有无基础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其外周血液及脑脊液中炎性反应细胞因子水平相对于非抑郁症患者均升高[6]。许多高并发抑郁症状的疾病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病理过程-慢性炎性反应[7]。大量的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抑郁组血清IL-17、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抑郁情绪可使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进一步增高,并加重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而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关[8-10]。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hsCRP水平的升高是为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与病情进展和不良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11]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