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2
编号:13620890
2、BALP、N—MID的影响> 补肾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MD、E2、BA(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2
2、BALP、N—MID的影响'> 补肾生骨颗粒对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MD、E2、BALP、N—MID的影响
     2.6 安全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各组用药后安全性指标检测未发现明显变化。所有患者服药期间无过敏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3 讨论

    中医并无骨质疏松症并名,根据其疼痛,肢体痿软,筋骨拘挛等主要临床特征应相当于中医学“骨痹”“骨痿”“骨枯”等病的范畴。

    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绝,冲任二脉空虚,经血亏虚,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失调而发本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主要从脏腑功能分析,其中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肾、肝、心、脾,且多数医家认为肾虚是其本[8]。

    现代研究认为: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对FSH敏感性降低,下丘脑中枢反馈性增多,GnRH的分泌,FSH及E2水平上升,E2甚至高于卵泡期。而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黄体功能不良,P分泌逐渐减少。LH在此期仍处于正常范围内[9],肾虚时伴随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紊乱,而女性卵巢功能的盛衰、雌激素水平的低下与否正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否的关键。

    脾胃功能失常会影响钙、维生素D、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引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10]。所以先天必依赖后天而不断充养,脾虚失健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11]。结合PMOP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