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3
编号:13619923
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3
     1.2 强调经络气化化解功能 王居易教授认为,对经络的认识不能只关注到经络的体表走向,以及体表与脏腑的连接,更应注意到经络的气化功能。因为经络气化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经络系统的气化功能是人体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是“经络缝隙”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的转运、灌渗、转化,从而实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过程,即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调控过程。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过程都是气化過程,当人体气化过程出现障碍的时候,人体的生理病理一定会有所变化,其经络会出现异常[3]。王居易教授认为,因各种致病因素,通过经络通道的传变,脏腑和五官九窍等器官,出现诸多病症;反之,通过经络通道,这些病理变化也会在经络上有所反映。另外,经络的气化也包括经络的化解功能,即经络通过对气血的调节,使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不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从而避免产生病理变化,即经络调控可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如出现病症,可通过调整经络的方法,使之缓解或恢复正常。

    2 阐述“六经开、阖、枢”理论

    2.1 渊源六经开、阖、枢理论 王居易教授认为六经称谓来源于三阴三阳,《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因为太阳为三阳之表,故太阳为开;阳明为三阳之里,故阳明为阖;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出入之枢纽,故少阳为枢。太阴为三阴之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