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7
编号:13616085
中医脉诊学现代化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7
     2 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

    从古至今,传统中医都是以手指的感觉来获取人体的脉搏信息,然后根据医生对脉搏搏动的主观判断,再结合自身的生活和医学经验,把所摸得“脉”形象化,例如“如羹上肥”“如轻刀刮竹”“如水上漂木”等,这种将脉搏信息形象化,在传统的中医学中称之为“脉象”,并将这种形象化表达传承下去。但是,传统脉象的概念和描述一般都比较笼统,而且每一种脉象的要点、技巧和判别标准也很模糊不清,并且个体因素差异、个人的经验和主观的判断等因素都会影响脉象判别结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脉诊的认识分歧比较多,从而制约了中医脉诊的进一步发展,也降低了脉诊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几年,有许多学者在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1 脉象采集的客观化 马宁[6]等认为在传统的脉诊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对中医脉诊中经典的医学著作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再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筛选出有统计意义的书籍,从而建立一个中医脉诊数据库,这样的思路可以将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将研究带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费兆馥[7]认为要实现寸口三部脉象客观检测,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研制出一个操作简单,又能收集丰富的信号,并且可以模拟“三指并齐”和“指指交替”脉法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采集更加丰富的脉象信息,同时还要以传统脉学的理论为基础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