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1
编号:13612167
中药附子毒效多维评价与整合分析的思路与实践(5)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1
     我们通过对附子毒效的多维(品质制性效用)评价和组学(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细胞组)研究,发现:1)附子毒效关系密切,主要毒性靶器官和药效靶部位为心脏、神经、胚胎;2)附子存在毒效相反的两类物质,一类为毒性物质——二萜类生物碱等,另一类为药效物质——非二萜类生物碱成分。附子的毒性物质基础与药效物质基础在不同的状态下是可以发生转化的,如二萜类生物碱是毒性物质基础,但发挥抗炎止痛作用时,又是药效物质基础,二萜类生物碱水解后又可转换为药效物质。3)附子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炮制品种、不同的制备方法、不同的配伍方式,针对机体不同的疾病状态,不同的靶器官、靶细胞、靶分子,其物质基础和毒效作用机制是不同的,“附子-机体-应用”之间具有复杂的网络关系。

    网络药理学、系统毒理学和组学是目前解析复杂网络的思路和方法,为附子的多维关系的整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是:应用网络药理学、系统毒理学和组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手段,整合研究附子“药物(药材-饮片-组分-成分)-机体(整体-靶器官-靶细胞-靶分子)-应用(道地药材-依法炮制-制备方法-对证用药-合理配伍-剂量疗程)”的多维关系,揭示附子的“毒效物质基础-毒效作用机制-控毒增效原理”,明确附子的阈剂量、半数有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毒作用带、治疗指数和安全限度 ......
上一页1 2 3 4 5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