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1
编号:13612337
蒋健以芍药甘草汤为主古方新用治疗脾胃病(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1
     案2:胃黏膜脱垂案。

    某,男,26岁,2007年8月14日就诊。主诉:胃痛频发月余。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经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求治于中医。顷诊胃痛频仍,以夜间为甚,饮食时胃痛亦易作,另伴有嗳气。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胃痛;治以缓急止痛、益气健脾之法;处以四君子汤、芍药甘草汤、白芷甘草汤加减,处方如下:白芍30 g、甘草12 g、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白芷50 g、大枣10枚(自备)、柴胡10 g、蒲公英15 g,14剂。

    二诊(9月18日):服上药4~5剂,胃痛即止,但饮冷时易不适。效不更方,再予以上方10剂。嘱患者每剂药煎煮2次共取汁600 mL,每次服用200 mL,2次/d,即10剂药服用14 d。

    按:胃黏膜脱垂症是由于异常松弛的胃黏膜经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反酸、嗳气、上腹痛等症状,多属中医“胃痛”“胃痞”范畴,治疗多从“脾气(阳)亏虚”着手[6]。蒋健教授曾提出“以组方七原则治疗胃痛”的学术观点[7],以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为代表的“缓法”作为治疗胃痛的基本独立法则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