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10
编号:13584475
刘清泉教授从调和肝脾论治失眠经验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10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失眠经验丰富,更强调个体化治疗,结合目前很多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的病史,在治疗过程中也强调逐渐减量。而其治疗失眠经济、有效、无戒断反应及成瘾性的特点,使其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刘清泉教授认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的压力蓄积,导致肝失调达,肝胆气机不畅,即少阳枢机不利,长此以往则气郁而化热,因而心烦、失眠、眠浅梦多等。肝胆郁热是不寐证的核心病机。此外,饮食不节、贪凉饮冷的习惯,导致现代人多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加之于肝热证上,导致失眠一症更加严重,形成肝热与脾寒共见的表现。

    2肝脾不调与失眠之理论探讨

    早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人们对于失眠的认识就已经十分深刻了,《营卫生会》篇“老人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瞑”,比较少壮之人“气血盛,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老年人则容易表现出失眠。而当今之人,虽未至耄耋之年,起居饮食多有违自然规律,故失眠的年龄不一而足。由此来看,气血衰少是失眠的主要原因。

    如何发生气血衰少,气血衰少又如何导致失眠呢?早在《灵枢·本神》篇中就有“肝藏血,血舍魂”的记载,而《血证论》中也谈到了“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由此知之,人之所以失眠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