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8
编号:13555371
基于数据技术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8
     中药归经频数、频率分析表明,以归脾、心、肺、肝、肾5条经脉为主,可见失眠病位主要在脾,与心肺、肝肾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中有载:“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胃总论》曰:“五脏为阴,而统血以化降,而血必得气而后化,故欲养五脏之血,以脾中阳气为本;脾无气,则五脏之源绝,而不能化血”。《慎斋遗书》讲到“凡饮食入胃,全赖脾气运之,其精气上行于肺,化为津液,肺复降下,四布入心、入脾、入肝为血,入肾为精。其浊者入于幽门,转于小肠,达于大肠,会于阑门,糟粕出于广肠,津液泌于膀胱”。详细说明了脾与五脏气血的关系。从前人经验总结中不难体会,脾脏犹如兵家之饷道,为滋养诸脏之源,若饷道绝,则万众立散,中州亏虚,气血乏源,就不难理解脾脏若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脾虚则脏腑俱虚、气血亏损,而最终导致神失所养发为本病。

    高频中药四气、五味频数、频率分析表明,四气以温、平、微温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甘苦温或甘平能温阳补气,以补气药、温里药为主,故能补益脾之阳气、心气、肾气,个别药能补益元气,心神得养,起到安神益智的作用;甘平或甘微温能补血活血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