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8
编号:13555382
中医外治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98
     2 中医外治的作用机制与特点

    2.1 中医外治的作用机制 中医外治与传统内治的明显差异在于外治方法不通过胃肠道等消化系统,药物也不会被肝脏、肾脏等分解代谢,一方面避免药物对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防止首过效应等降低药物疗效。将人体腧穴、经络、磁电与神经等联系起来,应用各种中医外治方法,通过体表作用于人体病变部位,得到功倍事半之效[21]。外治于体表可达脏腑,治在局部而通达全身,与内治相比殊途同归。外治还可调节全身气机,发挥整体效应。药物外施于表,透达腠理,外布于肌表,内达于脏腑,不仅外病外治而痊愈,且内病外治亦有良效[22]。有学者提出中医外治机制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23]。其一,传统医学分析人体是一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由经络联系全身。经络通过“经”和“络”沟通表里内外上下,具有抵御外邪、运行气血、保卫机体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疏通经络或体表用药以治疗内在疾病;其二,现代医学认为药物外治方法,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特别是易挥发组分,通过黏膜皮肤和呼吸道等吸收进入体内,以此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组织器官功能并最终改善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代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中药外用通过调节局部失衡的微生态系统(菌群量、质、比例)发挥“双微调平衡”作用[24],使微生态系统由“邪气”状态向“正气”状态转化,而达“祛邪”目的。外治与内治之法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常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2.2 中医外治的作用特点 中医外治的基本作用总体而言既有整体作用又有局部作用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