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530251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与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
     【关键词】鼻窦炎;治疗;健康教育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因急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发作所致。久之可影响患儿身体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可能继发全身性疾病。因儿童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善,鼻腔、鼻窦组织恢复能力比较强,对儿童慢性鼻窦炎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多数患儿及其家长缺乏耐心,加之对相关疾病的认识不足,不能够坚持完整治疗而未获得满意的效果。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我科对169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采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同时施以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69例儿童均根据病史经临床诊断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慢性鼻窦炎,其中男98例,女71例,年龄3~16岁,病程3个月至5年。

    1.2临床表现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黏浓性涕,咳嗽,头痛
, 百拇医药
    及面部压痛,可伴有精神不振,记忆力差等症状。

    1.3治疗方法采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具体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头垂放于床头边缘操作者双腿上,给患儿左右鼻腔各滴入0.5%麻黄素液3~5滴,轻轻按揉双侧鼻翼,3~5min后嘱患儿起床擤尽鼻涕。脓涕多时可使患儿将脓涕擤出后再滴药液,患儿再取上述体位,将含适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生理盐水约1~2ml滴入患儿治疗侧鼻腔内,使橄榄头插入其前鼻孔,同时按压对侧前鼻孔进行负压间断抽吸(负压不超过2磅)。抽吸时嘱患儿间断发出开~开~开音,如此重复6~8次即可。治疗过程中为避免引起患儿不适或鼻出血,动作要轻重适宜,抽吸时间尽量短暂,每次每侧抽吸不要多于8~10次。鼻窦负压置换治疗5 d1个疗程, 1次/d,1疗程后根据治疗反应改为隔日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1.4健康教育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能否获得满意效果,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首次接受治疗的患儿,治疗前我们注意询问、倾听病史,阅读病历资料,主动讲解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等。介绍鼻负压置换治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预期效果以及治疗时患儿可能产生的不适感等。耐心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疑问,使其对疾病和治疗有一个清楚,正确,客观地认识后,给予主动配合。治疗中我们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指导患儿学会正确的滴鼻、擤鼻方法,帮助患儿掌握治疗的配合要领并讲解其作用。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儿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我们采用语言赞赏等方法鼓励患儿顺利完成治疗配合。治疗结束后我们向家长强调患儿坚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并交代回家后仍应按时、按量用药和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告诉患儿及其家长儿童慢性鼻窦炎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呼吸道感染与变态反应造成的黏膜水肿是鼻窦炎的主要原因[1]。提醒患儿应注意预防受凉感冒,保鼻腔通畅,注意合理营养,适当加强锻炼,若症状复发必须及时治疗等。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169例患儿通过鼻窦负压置换治疗7~15 d(6~10次)后,88例鼻塞,黏脓涕,咳嗽,头痛完全消失,占52%;54例鼻塞,黏脓涕症状减轻减少,头痛消失,占32%;27例间歇性鼻塞,有粘性涕,无头痛或偶有头痛,占16% .总有效率100%。随访12周,95%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效果评价满意,98%患儿及其家长认为护士实施健康教育后患儿鼻窦炎复发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认为医院开展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3讨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一个多因素疾病,抗菌素及抗组胺药物对慢性小儿鼻窦炎疗效不明显,不宜长期服用。鼻内用药对暂时缓解鼻塞有一定效果,但也不是有效方法,局部处理对基本能合作的儿童是非常必要的[2],正负压置换疗法是利用吸引器的抽吸力使鼻腔产生间断性负压,将鼻腔和鼻窦内之空气和分泌物吸出,药液借负压作用灌入鼻窦内反复多次清除各鼻窦分泌物。应用此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用药安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痛苦感觉小、患儿容易接受。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施行儿童鼻窦炎知识的教育,加强了护患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患儿及其家长对儿童鼻窦炎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促进其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提前恢复。而且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家长应对疾病的能力,使其掌握了更多的自我防护技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复发,减轻发病症状,缩短发病时间,延长稳定过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庚,李源.儿童慢鼻性窦炎手术治疗的思考与临床诊疗指导.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4):241-242.

    2王忠植,张小伯 . 耳鼻咽喉科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427., http://www.100md.com(史冬梅 张春红 陶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