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8期
编号:12239502
口腔科医生职业倦怠现状调查(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
     表2 被调查口腔科医生职业倦怠总体结果(n=237, x±s)

    表3 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x±s)

    表3 不同年龄被试职业倦怠的比较分析(n=237, x±s)

    表4 不同职称被试职业倦怠的比较分析(n=237, x±s)3 讨论

    自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以来[5],国内外的学者们围绕倦怠开展了大量的研究。Maslach等人发现,职业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定义,它是个体在工作中对持续的人际应激源的反应所引起的心理综合征,由情感耗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成份组成。以往调查对象主要涉及到临床医生[3,4]、护士、教师、警察等,其他职业鲜有涉及。研究口腔科医生职业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研究价值。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患者和社会各界对医生的期望值增高,医患矛盾逐渐加剧。医生从事的又是与人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的高技术性、高风险性、高探索性的工作,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这要求他们既要有高超的医术而且还应具备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