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465758
尽早溶栓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温西京
第1页

    参见附件(198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尽早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根据溶栓时间早晚, 将其分为4组:A组(超早期, ≤3 h)、B组(早期, 3~6 h)、C组(中期, 6~12 h)、D组(晚期, >12 h), 比较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最高, B组次之, 冠脉再通率呈现A组>B组>C组>D组的特点, D组的冠脉再通率最低。A组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6%, 显著低于B、C、D三组,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D三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CPK峰值时间、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比B、C、D组更短,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组的CPK峰值时间、CK-MB峰值时间明显比D组更短(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 尽早溶栓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肌酸磷酸肌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预后

    AMI(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其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骤的特点[1]。临床治疗AMI的方法较多, 其中最为常用、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就是溶栓治疗, 其可快速再通血管, 挽救缺血心肌细胞, 改善预后[2]。为探讨不同时期的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 作者对不同时期进行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AMI临床诊断标准。入选条件:①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或2个以上)ST段弓背抬高0.2 mV以上, 下壁抬高0.1 mV以上;②胸痛持续时间>30 min;③年龄≤70岁 ......
------
    温西京 河南煤炭建设集团公司职工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尽早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时间早晚,将其分为4组:A组(超早期,≤3 h)、B组(早期,3~6 h)、C组(中期,6~12 h)、D组(晚期,12h),比较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最高,B组次之,冠脉再通率呈现A组B组C组D组的特点,D组的冠脉再通率最低。A组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死亡率为5.6%,显著低于B、C、D三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D三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CPK峰值时间、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比B、C、D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C组的CPK峰值时间、CK-MB峰值时间明显比D组更短(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尽早溶栓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肌酸磷酸肌酶 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 预后

    【分类号】R542.22

    AMI(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骤的特点[1]。临床治疗AMI的方法较多,其中最为常用、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就是溶栓治疗,其可快速再通血管,挽救缺血心肌细胞,改善预后[2]。为探讨不同时期的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作者对不同时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