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225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诊断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巩锋
GPDA,早期肾损害在肾组织中,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含量较为丰富,可以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1]。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检测诊断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到本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5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两组对象的GPDA进行检测, 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液GPDA和尿N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PDA阳性率为23.1%;阴性率为76.9%。结论通过检测患者的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同时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为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GPDA;肝硬化;早期肾损害在肾组织中,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含量较为丰富, 可以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1]。肝硬化患者有较长的病程, 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肾脏, 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这就要求在治疗肝硬化时, 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早期肾损害患者进行检测, 掌握肾损害的科学诊断方法,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因此作者以65例肝硬化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诊断效果,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早期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 确诊为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男39例, 女26例;年龄35~74岁, 平均年龄(62.3±2.4)岁;选择同期到本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65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

    1. 2方法分别检测两组对象尿液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