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7期
编号:12615295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脑梗死中的地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
     【摘要】 脑梗死又称作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诱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现临床上将药物作为脑梗死治疗的主要手段, 且以他汀类的疗效较为确切。本文现针对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旨在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存活率。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脑梗死

    高血脂症作为诱发脑卒中的最常见因素, 与高血压相比, 其危害性往往得不到医生的重视, 为此, 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伴发的高脂血症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研究与深入, 脑卒中患者伴发的血脂异常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有研究报道曾于2004年指出, 他汀类药物作为预防脑梗死的一级药物, 不仅可有效降低体内的胆固醇浓度, 同时还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作用[1]。因此, 将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不仅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同时也有效缓解病情,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痴呆等后遗症的发生。本文针对此类问题展开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他汀类药物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早在19世纪80年代, 临床相关工作者就已经对冠脉疾病的治疗展开了大量的临床试验, 发现此类药物对脑卒中可起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目前对于他汀类药物是否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尚未研究清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