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8期
编号:12753050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导致骨折,股骨干和粗隆间骨折
     【摘要】 目的 总结股骨干和股骨粗隆间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操作过程中导致医源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应用解剖型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和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骨折患者平均时间(80±25)min, 平均失血量(310±125)ml, 出院后获随访时间12~22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18.2±3.5)个月;其中128例骨折愈合, 6例骨不连, 4例开放骨折合并有低毒感染。临床愈合时间14~40周, 平均愈合时间(24.1±5.3)周。优95例, 良33例, 差10例, 优良率为92.8%。结论 解剖型髓内钉技术具有操作简便, 创伤小, 固定可靠, 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 通过精细操作, 可降低内固定操作过程中导致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 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导致骨折;股骨干和粗隆间骨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042

    目前, 股骨干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是公认的金标准[1, 2]。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优于切开复位[3], 但应用解剖型髓内钉内固定出现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晚期并发症与断端稳定性不够有关常有报道[4]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