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9期
编号:12866644
综合规范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规范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53例乳腺癌患者实行综合规范治疗后切口恢复情况和存活率。结果 手术10 d后, 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2例患者出现切口开裂, 无一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严重情况, 切口感染率为7.55%。随访5年后, 53例患者中有46例存活, 7例患者因复发等情况死亡, 5年存活率为86.79%。结论 将综合规范治疗应用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上, 可获得较高临床应用效果, 无明显切口感染, 且存活率较高。

    【关键词】 综合规范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42

    乳腺癌是危害到女性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癌症疾病之一, 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常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乳房肿块、乳头内陷及胸部疼痛等, 而对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治疗, 但术后的预后效果还会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等方面有着直接联系。基于此, 本文利用综合规范治疗对本院收治的53例乳腺癌患者实行治疗, 并分析临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3例乳腺癌患者实行综合规范治疗, 全部患者均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 并存在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肿块等临床症状, 患者年龄34~61岁, 平均年龄(49.62±5.12)岁;肿瘤部位:左侧乳腺12例、右侧乳腺15例、外上象限9例、外下象限14例、乳房内侧3例;肿瘤类型:小叶原位癌13例, 浸润性小叶癌10例, 浸润性导管癌16例, 导管原位癌7例, 浸润性黏液腺癌7例。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综合规范治疗, 具体步骤包括:①手术治疗:27例患者实施保乳手术, 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3.67±0.12)cm, 切口与乳头的距离>3 cm;26例患者实施改良根治切除术, 对患者的乳腺组织实行分离后切除, 手术工具为电刀, 并对患者的淋巴结实行有效清扫, 但为了减轻患者的手术伤害, 应尽量保持动作轻缓温柔, 保护好患者胸前神经、胸后神经或肩胛下的血管, 以免伤及其他组织或血管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②放疗治疗:对原发肿瘤直径大小>5 cm的患者实行放疗治疗, 包括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 转移数量>50%的患者, 且患者实行的是保乳手术, 化疗过程中主要对患者的淋巴引流区范围和胸壁位置实行照射。③化疗治疗:a. AT方案, 选用的化疗药物为紫杉醇175 mg/m2,阿霉素50 mg/m2;b. CAF方案, 选用的化疗药物为5-氟尿嘧啶600 mg/m2, 表阿霉素50 mg, 环磷酰胺600 mg/m2。化疗时间以21 d为1个疗程, 全部患者均要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术后10 d对患者的伤口实行观察和分析, 了解切口愈合效果, 并观察是否存在切口开裂、感染、皮瓣坏死或者皮下积液等不良情况;对患者实行5年随访, 对接受治疗患者的存活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患者切口情况 手术10 d后, 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2例患者出现切口开裂, 无一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严重情况, 切口感染率为7.55%。

    2. 2 患者存活率 随访5年后, 53例患者中有46例存活, 7例患者因复发等情况死亡, 5年存活率为86.79%。

    3 讨论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 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 细胞之间连接松散, 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 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 形成转移, 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例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 但不宜乐观, 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计委(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 城市为51.91/10万, 农村为23.12/10万。

    如何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少癌细胞扩散是当前乳腺癌疾病临床上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虽然无法完全了解其引发机制, 但是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 发现乳腺癌是由多种因素相联合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且发病群体中多为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但也存在年轻化趋势, 提醒现代女性应注重保养乳房健康, 定期开展体检,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进而起到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目的[1]。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中, 手术治疗相对具备较高应用效果, 常用的保乳治疗法还有改良根治术等, 其中实行保乳手术, 能够保证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性, 因为手术时只需要将肿瘤进行完整切除, 就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满足患者的自信需要, 但这一手术方式主要针对早期癌症、肿瘤直径较小的患者[2]。而实行改良根治术, 可以帮助患者保留胸小肌和胸大肌, 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乳房保持基本的成形状态, 且手术切口范围比较小, 患者需要承受的创伤比较少, 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均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如患者的年龄阶段、身体健康程度还有肿瘤分期和大小等方面[3]。患者完成手术后需要实行放疗和化疗治疗等辅助性治疗, 以充分保证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 且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抑制微小病灶的转移和扩散, 还能灭杀患者术中未被完全切除或杀死的肿瘤细胞;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还可适当增加内分泌治疗, 以充分抑制患者体内的激素和受体, 进而有效降低雌雄激素水平, 起到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增生的作用[4, 5]。将综合规范治疗方法应用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上, 能够对肿瘤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外, 还能通过辅助性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小癌细胞发生扩散的可能性[6-11]。, http://www.100md.com(蔡向前?郑瑞峰?王彦威?庄红丽?文海英?于丹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