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3期
编号:12955302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6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个体化护理, 观察组则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67.34±13.46)分以及整体健康评分(68.98±16.77)分均优于对照组(52.34±10.12)分、(57.98±16.45)分, 对照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评分(87.67±15.47)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80.64±16.75)分均优于观察组(67.34±16.39)分、(64.31±14.32)分(P<0.05), 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胆外科患者, 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恢复能力, 实施个体化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二者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肝胆外科;预后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81

    肝胆外科主要是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疾病, 而在治疗以上疾病过程中, 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如呕吐、肝肾综合征、腹痛以及胆漏等并发症, 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在治疗过程中, 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针对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作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 女11例;平均年龄(36.78±14.32)岁。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龄(36.43±14.6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以及不同临床症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 如有异常立即上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进行急救措施前将所需的药物提前准备, 避免意外状况时手忙脚乱;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所需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 并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针对性的疏导, 同时对患者所倾诉的话进行保密, 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 2. 2 观察组:该组患者则实施循证护理, 在进行护理时给患者采取平卧位姿势, 避免造成患者头部用力过度, 在患者进行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以及指标, 查看患者是否存在颅内高压, 并嘱咐患者术后如有出现切口疼痛立即告知医生或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物;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若患者术后2 d内还未排便, 则需给予患者适量的缓泻剂或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 必要时可采取灌肠, 护理人员在实行护理操作期间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严格控制家属的探视时间以及人数, 并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躯体功能、整体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以及整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 但对照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观察组优异(P<0.05), 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胆外科主要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疾病, 而在治疗过程中, 优质、良好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患者的康复时间, 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压力,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也是治疗的关键之一[2]。

    个性化护理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 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内心的疑虑, 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 并根据患者的个人心理进行针对性的疏导, 对于患者向其倾诉的内容进行保密, 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该护理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但患者的身体机能并未得到缓解[3]。

    循证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体征及指标, 并针对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 对于手术切口疼痛的患者给予其服用适量的镇痛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 若患者术后2 d内未排便, 则给患者服用缓泻剂或开塞露, 必要时可进行灌肠;并严格控制家属的探视时间以及探视人数, 减少感染率的发生。该护理方法有效的预防了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但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不佳[4]。

    综上所述, 针对肝胆外科患者, 使用个体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而实施循证护理则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江莉萍.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当代医学, 2015, 21(35):110-111.

    [2]田玲玲.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23):145-146.

    [3]李馨.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黑龙江医药, 2015, 28(5):1160-1162.

    [4]彭联芳.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20):142-144.

    [收稿日期:2016-05-19], http://www.100md.com(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