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19
编号:13830212
经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9
     随着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发病率的升高,这类常见儿科疾病的治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手术是临床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这种疾病的病灶较为特殊,手术实施相对受限,一旦操作不当,容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影响患儿听力功能的恢复[3]。因此,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所在。

    经耳内镜鼓膜置管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原理为:向患儿耳道内置入耳内镜后,医师可借助耳内镜的清晰视野探查中耳、鼓室病灶状况,并经鼓膜置入导管,以吸出患儿病灶区域的积液,纠正其临床症状[4]。本研究表明:这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尚可。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也是一种微创技术,这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机制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主要与腺样体肥大有关[5]。腺样体内储存较多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当出现腺样体肥大症状后,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诱导大量炎症介质形成,引发中耳炎;同时,这一病变可造成咽鼓管堵塞,干扰患儿的正常吞咽,并引发分泌物反流,加剧中耳炎症反应[6]。经患儿耳部置入鼻内镜后,可于鼻内镜引导下,准确确定患儿腺样体位置,并切除该组织[7]。随着腺样体的切除,耳道内致病菌减少,炎症介质生成机制受阻,患儿的中耳炎得到明显改善。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