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594656
有效沟通在B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0期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分诊、叫号、B超检查注意事项教育等内容,观察组采用有效沟通形式进行门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情感沟通 受私密部位检查、疾病等影响,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焦虑、紧张、抑郁),因此需多关怀患者,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多安慰、关心患者,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其需求,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消除或缓解其负性情绪。

    1.2.2 语言沟通 ①解释性语言:当患者对B超门诊流程不了解时,护士需及时告知患者门诊流程,即先交费,然后交于护士站护士登记,拿到号码卡后至分诊室等待检查;同时通过宣传单、科普栏等嘱咐患者要注意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子宫附件、膀胱、盆腔器官检查前需充分憋尿,胆囊检查须禁食>10 h;如果患者抱怨等待时间太长,护士则要耐心解释,并建议患者先去做其他检查;当患者对收费不清楚时,护士需认真听取并仔细核对发票,逐项解释收费依据,一旦发现错收费应立即联系收费处处理。②安慰、鼓励性语言:适时主动地询问患者病情,除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外,还要对患者展现关爱,若患者存在不安、焦虑等情绪,则适时安慰、鼓励患者,让其增加信心,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4]。③告知性语言:根据检查项目、疾病等情况,结合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检查项目的名称、作用及注意事项等,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避免盲目焦虑,进而主动配合检查[5]。

    1.2.3 肢体沟通 人的情感较为复杂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