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3069564
宫瘤消联合甲睾酮、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5期
     [Key words]Gongliuxiao;Methyltestosterone;Mifepristone;Perimenopausal;Uterine fibroid;Curative effect

    子宫肌瘤多发于中年妇女,尤其是绝经期前妇女发病率较高,可导致子宫出血、腹部疼痛等症状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1]。近几年的临床资料显示[2],育龄妇女发生子宫肌瘤的概率逐渐增加,其发病率为20%~30%。由于子宫体肌层内部激素可影响子宫内膜,促使其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并参与至患者体内生理、病理过程中。因此,妇女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对子宫肌瘤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既往临床多采用手术疗法摘除肌瘤,但由于手术创伤明显,加之围绝经期妇女机体对手术耐受力减弱,术后恢复较慢,故药物保守治疗逐渐受到更多患者与医生的重视[3]。随着医药水平的不断提升,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逐步获得人们认可。甲睾酮与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两种药物,疗效较佳,但因两者均属于激素类药物,易对患者的长期预后造成影响[4]。故本研究根据中医药学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