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013028
乳腺癌化疗患者应用输液港的效果、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期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应用输液港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探讨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施行输液港治疗的158例乳腺癌患者作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常见的临床护理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行输液港治疗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执行相应的解决方案,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 vs.13.29%,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6.9)vs.(75.3±7.3),P<0.05]。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患者行输液港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和检查,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输液港;乳腺癌;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a)-0189-03

    输液港即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目前一种较为有效的长期留置性静脉输液装置,在长期化疗治疗患者中较为多见[1-2]。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常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周期较长,多數在3~6个月[3-4]。由于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多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侧血管、淋巴管被结扎,上肢静脉无法进行静脉输液,因此对于部分仍需进行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采取输液港是其首选方案[5-6],但在此过程中仍有较多并发症或者不良事件发生[7-8]。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化疗应用输液港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探讨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港治疗的1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港治疗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一次性植入成功,留置时间1~6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输液港植入均由医生在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完成,通过穿刺针刺入患者颈内静脉,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置入血管中,导管尖端应处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之后建立皮袋和隧道固定注射座。皮下0.5~1.0 cm是注射座最佳的埋置厚度,将导管和注射座连接并缝合固定即可。统计对照组常见的临床护理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于2015年开始施行。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导管阻塞、点滴不畅、感染等。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临床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2两组临床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为49~84分,平均(75.3±7.3)分;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为74~95分,平均(86.7±6.9)分。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50,P<0.05)。

    3讨论

    输液港是长期进行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置管术,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9-10]。输液港能显著降低由于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有效减少穿刺对静脉的损伤,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和周围组织坏死风险[11-12];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将药物直接输注至中心静脉,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伤害,克服了以往静脉留置针的不足[13-14],但输液港在应用过程中仍会发生较大比例的不良事件[15-16]。

    3.1常见不良事件发生及原因分析

    3.1.1导管阻塞 导管阻塞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输液压力过高造成导管三向瓣膜结构的损坏;同时在输注黏度较高或者刺激性药物后未及时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可能会发生非血栓性阻塞;而在抽血或者输血后若未及时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则易发生血栓性阻塞。此外,护理不规范也可导致导管阻塞,即护士在冲洗穿刺针时,穿刺针的出液口未背对导管出口,或者护理过程中未进行正压封管,在拔针时易发生血液回流导致导管阻塞[17-18]。

    3.1.2点滴不畅 造成输液过程中点滴不畅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注射器针尖插入过浅,针尖斜面仅有一部分进入底座;②针头插在注射座内壁上,偏离底座中央;③血液反流凝固或者药物沉淀导致注射座堵塞。

    3.1.3感染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出现的局部感染主要是输液港注射座周围局部红肿和疼痛,这主要与输液港护理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由于输液港保留时间一般较长,若导管冲洗不够彻底、无损伤针未定期更换等,极易导致相关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患者输液港周围皮肤较潮湿也容易发生感染。

    3.1.4囊袋皮肤破损 较常见的原因包括:①输液港注射座位于患者锁骨下窝的皮下组织,易因牵拉造成移位;②囊袋周围血液循环变慢,皮肤弹性降低。

    3.1.5药液外渗 本研究中药液外渗较为少见,但综合我院以往的护理经验,造成药液外渗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无损伤穿刺针未按规定使用配套产品;②穿刺针、导管锁等固定不牢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③导管破裂、输液座与导管接口处断开;④导管阻塞。 (程燕云 陈荣霞 吴倩芳)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