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48333
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0月28日 医药卫生报 2023.10.28
     □王黎燕

    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多人分不清应该什么时候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首先要明确患者需要治疗的疾病是什么,只有发生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才有效。比如,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感染毒性疾病,抗生素是不起作用的。细菌性感染者(如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结核分枝杆菌等),部分病原微生物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感染的诊断,应该根据患者的体征、症状、影像学技术、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判断,并不是所有发热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也不是所有感染都是细菌感染。因此,并不是所有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会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在疾病好转后自行停止使用抗生素;等疾病复发了,又重新使用抗生素,其实这样反而更容易产生耐药菌。这种用药方法并不可取,只有按照规定剂量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抗生素的治疗作用。

    抗生素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医学专家及社会公众的认可,但给药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区。有很多人认为应该通过静脉滴注方式将药效充分发挥。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因为静脉给药能够把药物直接输注到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药效最好,因为药物浓度过高可能促进细菌的突变,从而产生耐药性。将抗生素制作成溶液,进入静脉后可能刺激到血管,导致静脉炎,或者溶液中的极微小微粒沉积在血管中,加速静脉血管狭窄。口服抗生素虽然起效比静脉滴注慢,但是作用机制是相同的。为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一般建议先口服抗生素,在口服疗效不佳的情况下,再合理选择肌注或静脉滴注的方式。

    一些人会觉得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能够增强药效,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其实不然,临床上优先选择单独用药,只有在疗程长、多种细菌感染、单一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严重感染时,才会根据药敏试验等相关检查结果,考虑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这主要是因为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部分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会增加机体的负担,导致毒性增加。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延误病情。

    抗生素之所以能够起效,主要是因为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足够杀灭致病菌;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而随意换药,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无益,还可能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按照规定的疗程使用抗生素,药物起效后或病情好转后应该根据医嘱继续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疗效虽好,但应确诊疾病后再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师或药师指导规范用药。

    (作者供职于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