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4.10.31
编号:12439
跟着医生学护嗓(媒体众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31日 生命时报 2014.10.31
     进入秋季,天气明显干燥起来,很多人感到咽部不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邱宝珊教授指出,要保护好嗓子,先从会发声开始。而若想发声更省力,要善用腹式呼吸,此外还要注意远离毁嗓食物。

    护嗓第一招:正确发声从腹式呼吸学起。大家在尝试自行练习腹式呼吸时,要全身放松地坐在靠背椅上。吸气时,注意力放在腹部,让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胀起;呼气时,腹部随气体呼出而渐渐瘪下去。腹式呼吸可增加肺活量,因此可提供足够的气流,使说话或唱歌变得轻松。

    护嗓第二招:说话过多时,用“打嘟法”放松声带。要想在说话时更好地利用气息,正确的姿态很重要,无论是坐还是站,都要放松双肩和颈项,如果含胸驼背或过于紧张,气息出来时就会不顺畅。

    若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长时间大声讲话时,要学会在休息时,对声带进行放松。临床上,放松声带的方法有很多,如穴位针灸、发气泡音等。大家若自行练习,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嘟法”,就是模仿小孩玩口水,用嘴持续发出“嘟——”音。

    护嗓第三招:远离“毁嗓”食物。保护好嗓子,日常饮食也要特别注意。口渴了该如何喝水,也有讲究。邱宝珊介绍,如果拿起一瓶水就喝下去,这样非但不能起到润喉作用,还会对喉咙产生不良刺激,正确方法是小口小口地喝。过甜、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利于保护声带,要“敬而远之”。▲

    (摘自10月20日《羊城晚报》), 百拇医药(陈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