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7.12.01
编号:25102
退而不休成世界风潮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生命时报 2017.12.01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报告显示,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5,并史无前例地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总数。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潮”,各国老年人找到新活法,退而不休便是最常见的生活状态。

    英国银发员工不断增加

    目前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00万,约占总人口的15%。英国政府没有规定退休年限,只有领取政府养老金的最低年限,女性63岁,男性65岁。11月初,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有1/4的老年人退而不休,通常会在退休5年内又重新工作,且男性多于女性。

    调查报告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老年学教授卡伦·格拉泽说:“拥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可能性更高。”此外,身体健康状况、有无背负房贷、配偶是否退休也是老年人继续工作的关键因素。相比没有房贷负担的老年人,有房贷的重新就业率高50%;大专以上学历者退休后再就业的可能性是低学历者的两倍;配偶仍在工作的老人更愿意延迟退休。
, 百拇医药
    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被称为“伊甸园”,当地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由于农业机械化,不需要太多精壮劳动力,多数年轻人到伦敦或者不远的法国寻找发展机会。街上老年人很多,就连大小店铺的售货员也多半是老人。

    按照英国规定,年满65岁就该退休了。刚满66岁的杰拉德在邮局系统工作30年,他对《生命时报》记者说:“我身体还很好,还想继续工作,很快就获得了批准。”在康沃尔,像杰拉德这样的银发员工随处可见。

    德国老人工作不为钱

    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称,到2016年底,德国65岁以上的从业人员超过100万,2001年还只有近40万,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

    “对于大多数退而不休的老人,经济困难不是主要动机。”德国经济研究所劳动力市场专家布伦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约2/3的人是自愿继续工作,因为他们每月退休金在1637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9元)以上,足以支付生活费用。
, 百拇医药
    75岁退休工程师马库斯开了一家金融咨询所。他表示,工作纯粹是为了找到老年人的价值,部分收入会捐助非洲儿童等。也有部分老年人为了生活更宽裕些,找了兼职。家住柏林的玛格瑞特71岁,每月650欧元退休金仅够支付房租,所以她每周在超市工作5天,每月可得1200欧元。

    调查显示,德国有近一半即将退休的人希望继续工作,收入越低的人群比例越高。布伦克指出,“退而不休”是趋势。1985年退休养老金是在职职工平均收入的57%,2014年降到48%,预计2030年只有43%,部分退休人员需要继续工作获得额外收入。

    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德国企业纷纷推出退休人员再就业项目。比如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从2007年开始就建立了一条“老员工生产线”,大众、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也会聘任退休员工。老人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年轻人将新知识教给老人,两代人都乐在其中。此外,德国政府还在税收等领域给予退休再就业者优惠。

    日本工作的人地位高
, http://www.100md.com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60岁以上常用雇佣者》显示,2005年退休后继续工作的老年人约100万,2013年增长到250万。现在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中,超过40%仍然在工作,日本社会亲切地称之为“银发上班族”。

    在日本的社会文化里,“工作”的地位很高,“工作的人最美”“工作是最充实的活法”等观念深入人心。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一个退休老人平均要4~5个青壮年劳动力供养,这使日本社会对于不再工作却有不错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很不满,甚至叫他们“粗大垃圾”。

    很多日本老年人不愿意被这样看待,再加上他们一般不和儿女同住,退休后不需要帮忙照顾孙子,时常感到无聊,经常待在家中会和社会脱节,甚至出现老痴症状,所以选择退而不休。

    退休老年人大多选择责任轻、体力消耗小、常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停车场管理员、繁华区协警、出租车司机、学校警卫员、仓库管理员、社区老年大学教师等,虽然薪水不高,但也忙碌充实。还有一些老人年轻时是技术工人,往往会在原单位工作至65岁才退休。
, http://www.100md.com
    为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继续工作的需求,日本政府于2012年8月底修改了《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如果退休员工仍有工作意愿,日本企业有义务继续雇佣其至65岁。多数企业为削减人力成本,都采取返聘制度。返聘员工一般从事技术培训、现场监督等工作,相对清闲,薪水是以前的60%。

    鼓励国人退而不休

    相比上述国家,我国退休年龄在世界范围内较低,老人退休后有大量闲置时间。但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再就业率非常低。面对巨大的老龄化压力,再就业可使老年人的潜力充分发挥,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保障负担,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个体角度说,再就业能增加老年人经济来源,充实老年生活,促进老人身心健康。有调查显示,约24. 6%的退休者有“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心理敏感、疑虑焦躁、情绪低落、孤独寂寞等,身居高位、男性和空巢老人更容易受影响。

, http://www.100md.com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睡眠障碍,损害身心健康。我国一项为期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退休老人比继续工作的人罹患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高出40%,这一效应在退休后的第一年最为明显。

    美国《职业健康心理学》显示,与退休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相比,继续工作的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状态更好,患重病几率低17%,精神健康测试分数高出3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适度忙碌的人,寿命比普通人高出29%。

    我国老人如何实现退而不休?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英恺总结退休心得:“退而不休,来而不扰,有问则顾,议而不决。”

    李娟提醒退休老人,首先要想得开、放得下,重回岗位时要秉持“绿叶衬红花”的原则,不要以经验丰富自居,要多提携年轻人,可以参与工作商议,但尽量少做决策。

    其次,如果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尤其是医生、教师、科研人员、文字工作者等,退休后可以通过兼职、返聘、当顾问等途径回归职场,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要明白继续工作的意义,不要让发挥余热成为精神负担。

    除了继续工作,老年人还可以去社区做志愿者、养花弄草、习字绘画、摄影旅行,完成年轻时的梦想,或者帮助抚育孙辈等,这些都是充实而, 百拇医药(本报驻英国、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伍铎克 青 木 李 珍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