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9.10.29
编号:82152
儿科医生将“玩”列入处方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9日 生命时报 2019.10.29
     按照年龄段 发展大运动 激发创造力

    儿科医生将“玩”列入处方

    受访专家:南京市儿童保健所研究员 郑 蓉

    本报记者 江 越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彭 婷

    玩耍可以动起来,同时促进大脑发育。美国儿科学会曾发布的一份临床报告,强调了儿童玩耍的重要性。该报告作者之一凯西·赫什帕塞克教授认为,不断地玩耍对孩子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父母每天最好陪孩子玩一玩。美国儿科学会还建议,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到儿保门诊常规体检时,儿科医生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写一份“游戏处方”给家长。

    南京市儿童保健所研究员郑蓉对此表示认同,她表示,孩子从出生到2岁期间,身体和大脑各方面的发育都很快,他们善于利用玩耍探索世界,并学习和发展重要的生活技能。因此,这份“处方”应更侧重于在玩中学,让孩子主导,与人或物体进行互动,激发他的内在驱动力和创造力,发展其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情绪社交能力和执行能力,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益处。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喜好与他玩耍。

    出生~6月龄的宝宝,喜欢看明亮的颜色,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卡片等,在宝宝眼前20~30厘米的位置慢慢左右或上下移动,锻炼他的视觉注意力和追视能力。还可以选择一些轻便好抓、不易被吞咽且没有尖锐边缘的玩具,如软积木、塑料勺子、摇铃等,让他触摸,刺激感官,练习抓取能力。此外,还可与宝宝玩照镜子游戏,给宝宝看他不同的面部表情,锻炼视觉。

    7~12月龄的宝宝,通常可以翻身、坐着,家长可与他玩爬行游戏。将双腿弯成圈,让宝宝从中间爬过去,当他爬到两腿之间时,将其夹住,重复几次后,宝宝就知道要加速爬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他的大运动能力和爬行能力。同时,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理解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常见词语。因此,家长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描述、解说物品或人物的名称,并尝试让宝宝指出这些东西,锻炼其认知能力和社交语言能力。另外,还可让宝宝找隐藏的物体,或把东西放进和拿出容器,培养他的空间概念和精细运动能力。

    1~2岁的宝宝,从刚开始的蹒跚学步到越走越稳,这时家长可以让宝宝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或与他玩双脚离地跳的游戏,锻炼他的大运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家长要给他提供必要保护。还可以给他一些开发智力类的玩具,如叠搭积木、图形匹配等,锻炼宝宝的认知、视觉、空间概念和手脚协调能力。此外,也可以给孩子画笔及画纸来涂鸦,让他尽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家长还可以与宝宝玩过家家,通过角色扮演观察宝宝的动作和表情,不要总是发指令,应以宝宝为主导,让其按照自己的想法玩儿。

    郑蓉提醒,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成长,要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探索机会。而且,宝宝大多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比如重复地堆起积木再推倒,这些重复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