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5.29
编号:90078
信息泄露,平台必须担责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29日 生命时报 2020.05.29
     信息泄露,平台必须担责

    本报特约评论员 许朝军

    近日,南京江宁上演了一场蹊跷的“骑手强送外卖”闹剧:骑手徐某在向另一骑手周某炫耀自己一次送外卖的经历时,将女客户的姓名、地址、电话泄露。随后周某以该女子信息点了一份外卖送至其住处,并坚称外卖为一名男性所点。女子报警后,警方对泄露客户隐私的徐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对周某进行批评了教育。这一看似闹剧的事件,再次将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

    回溯过往新闻报道,网络信息泄露事件时有发生。除零散发生的非谋利性泄露外,一些外卖骑手直接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生意”,更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这一切无不让人细思生恐。

    在南京这起案件中,女客户虽未受到实质侵害,涉事骑手仍被严肃处理,这是依法惩处的必然。但仅对骑手两人进行处理,其实还不够。从整个事件来看,最大隐患是平台对用户信息安全监管责任的不到位,以及对相关信息隐私安全保护的不力。作为外卖平台,不仅要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送餐信息中介服务,更要担负起必要的保证个人隐私安全的责任。具体到这个案例,如果平台能从依法保障隐私安全的角度担责到位,就应对所有外卖信息实行隐去交易人主要个人信息的“隐私面单”制度,比如,隐去客户姓名,仅以姓氏显示等。平台在雇佣外卖骑手时,也应提前进行道德及普法培训,并建立严格的信息泄露问责制度,令骑手们时刻绷紧保护客户隐私这根弦,才能真正防患未然。

    保障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既是外卖平台的法定义务,也是法定责任。比如,《电子商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履行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因此,外卖骑手泄露信息后,不仅要对当事人进行惩戒,也须对平台进行连带问责。这才是有效保障公民网络信息隐私安全,并遏制此类事件的根本应对和务实之举。

    如今,网上交易的领域与范围越来越宽,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网络平台是关键中的关键。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强化平台“防火墙”建设,依法规范信息保密和隐私保护机制,比如建立健全“隐私面单”制度、工作人员用户信息安全保障责任制度、常态的员工法纪培训机制等;另一方面,应强化监管问责,对涉嫌违法违规者从严惩戒,以达到震慑和警诫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