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09.18
编号:87866
盲道十八弯亟需管制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8日 生命时报 2020.09.18
     盲道十八弯亟需管制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 年

    不久前,内蒙古赤峰市一段被称为“山路十八弯”的盲道受到市民质疑,约150米的盲道被铺设成直角多弯。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迅速回应,用3天时间将此盲道整改成直线。盲道十八弯,不仅不能给视力障碍者的出行带来方便,反会给他们增添麻烦和危险。尽管赤峰市闻过即改的态度和速度值得肯定,但这本就不该出现的问题出现了,仍不免让人感到遗憾。

    令人遗憾的是,盲道十八弯并非赤峰首创。在湖南,一条不足10米的盲道拐了11道弯;在湖北,一处不足50米的盲道呈“S”型分布了23处弯角;在山西,一处盲道百米内有35处“Z”字拐弯……与赤峰的情况类似,上述问题盲道在受到舆论关注后也都获得了整改。只是我们仍不禁要问,这样的盲道当初是如何设计的,又是如何通过验收的?如果没被媒体曝光结果会是怎样?为什么相似的问题会不断出现?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出行方便和安全的,体现着一个城市对盲人群体的关心与呵护,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情怀和温度。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走的盲道”并不罕见。前段时间,一段有关盲道的视频让很多人看后感到心疼。视频中,一名视力障碍男童在妈妈带领下学习走盲道,结果却被一辆停在盲道中央的汽车挡住去路。盲道十八弯、盲道被占用、不锈钢板盲道、侧着身子才能通过的盲道……近些年多地频频上演的盲道乱象,映射出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不足,以及城市文明存在的短板。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盲道是保障盲人出行权利的重要载体,《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将主路铺设盲道作为强制性条款。换句话说,盲道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必须建。

    盲道建得好不好,盲人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盲道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盲人群体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突出实用性、安全性、科学性。建好还要用好。确保盲道物尽其用,后续服务必不可少,比如,配套设施够不够,有没有被随意占用等情况都需要跟踪关注、及时处理。假如盲道使用中遇到问题投诉无门,相关部门面对问题推诿扯皮,寒的可不只是残障人士的心。

    城市治理要下足“绣花”功夫,城市文明的程度也体现在这“绣花”功夫的每一个细节中。盲道不是供人欣赏的形象工程,而是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必须符合盲人的实际需要。把盲道建好用好,需要城市管理者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运用用户思维、提升服务意识,让盲人朋友真切感受到城市的美好。但愿,有过“十八弯”盲道的城市名单不再增加。▲, http://www.100md.com(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