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1746
他汀抗肿瘤仅仅是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1年4月23日 生命时报 2021.04.23
     他汀抗肿瘤仅仅是研究

    相关研究均有一定局限性,目前仍只推荐高血脂患者服用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药师 李 超

    他汀是调节脂质代谢的一类常用药,自上市以来已广泛使用了几十年。除了降血脂,近些年关于他汀功效的研究层出不穷,甚至大有将其列为“神药”一样。其中,称他汀具有抗肿瘤效果,在对抗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方面均有功效的研究备受关注,但全面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或多或少都缺乏十足的科学性。

    比如,2013年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是1995~2007年间诊断为浸润性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其中74例(5.11%)患者在化疗时联合使用了他汀类药物。研究结果发现,这些患者5年疾病无复发生存率更高,而总生存期并无差异。不过,该研究纳入的患者例数较少,且通常年龄更大或伴随超重/肥胖,常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二甲双胍,混杂因素较多,研究结果未必有一定代表性。

    到2016年,一项以超过12.4万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取得疾病更长的稳定期。队列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他汀使用者的疾病复发率及死亡率比未使用者显著降低。该荟萃分析的问题是,所选的均是队列研究,而非随机对照研究,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并且无法在有效性和使用时间方面对各种他汀类药物进行区分。

    同年,另外一篇对血脂异常肺癌患者的对照研究显示,使用他汀至少3个月的肺癌患者,比未使用者的死亡率更低;而在肺癌诊断之前,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较高的患者表现出较低的死亡风险。该研究仍无法避免其他混杂因素(如饮食、身体活动、体重指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同时缺乏关于肺癌细胞类型的信息。

    2019年,又有一项队列研究以1998~2012年诊断为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胃癌的影响。最终结果显示,3833例患者诊断为胃癌后,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癌症特异性死亡率。分析该研究发现,这一结果相关程度并不高,且未遵循明确的剂量反应,因此尚不能排除分阶段混淆的情况。

    综上可以看出,不少证据的确表明不同肿瘤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获得了更长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更低的死亡率,但这些临床研究都不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据都存在局限性。此外,每个临床研究均未能提示他汀抗癌的具体品种、用量、频次、疗程的细节内容。

    时至今日,他汀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也许若干年后,会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等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出现,证明他汀在抗肿瘤辅助治疗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就目前而言,该类药物的说明书仍只建议用于调节血脂,尚未提出抗肿瘤的适应证,所以肿瘤患者切不可盲目尝试。此外,长期使用他汀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伤、肌痛甚至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因此,非高脂血症患者均不应随意使用他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