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2.01.28
编号:95168
两个病例终身难忘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月28日 生命时报 2022.01.28
     两个病例终身难忘

    马晓年

    我从1963年上大学,大概过了两三年,文革开始了。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作出“六二六”指示,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之后,全国医疗战线响应号召,城市医生下乡、培养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巡回医疗、医学教育改革等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69年,我和一批同学跟随老师到农村给老百姓看病。我先后去了河北涿鹿县和北京延庆县两个地方,总共呆了近一年时间。在下乡给老百姓看病的过程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发生在涿鹿县矾山镇。那时我和八九位同学一起组队参加当地卫生院的工作。有一次我到驻地5公里外的一个村为老乡看病,一个老年人说自己心脏不好。我使用听诊器,听到的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典型杂音;询问病史,患者说发病有一两年了,以前没有不适。这种病是年轻人得的病啊,怎么老年人突然就得了呢?我觉得很奇怪,回去就和同学们说起这事。他们都说:“不可能吧?!你是不是听错了。”“没有呀,非常典型的风湿性心脏病杂音。哪天我们一块去看看?”我说。
, http://www.100md.com
    过了几天,我们一起又去给患者看病。大家一听,还真是如此。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当时北医带队的大夫不多,一个班的学生只有一两个大夫轮流到各个小组指导和给老乡看病。不过带队老师大都在40岁以上,经验十分丰富。等老师来到我们组时,我们说起了这个奇怪的病例。老师也觉得很稀奇,就带我们去给老人看病。

    患者说心脏有问题,我们听诊的部位就是心脏,但老师听的却是左侧的股动脉。他听完之后,跟我们说:“你们也来听听这儿。”我一听,是一种特别强的冲击音,和风湿性心脏病不一样。老师说:“这是梅毒性心脏病。”通过询问,才了解到患者在解放前有相关冶游史经历。实际上,在1964年,我们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性病,所以我们都没见过梅毒,更别说梅毒性心脏病了。于是,老师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学课。后来,该患者的案例经我整理后,还成为我们教材改版后的一项内容。

    另一件事发生在延庆县千家店镇红旗甸公社大石窑大队。当时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尿失禁来就诊。那时候“尿裤裆”是一件令人十分羞耻的事情。我们和带教老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顾方六教授说了这个病例,顾老师诊断她是生孩子时阴道尿道破裂所导致的尿失禁,需要手术治疗。那时,下乡医疗队都会携带一些简便的医疗器械,有能力进行一些手术。但做尿失禁手术的器械却没有,于是我陪着顾老师,一起走到千家店镇的公社卫生院借了一些手术器械。来回20多公里,没有自行车、汽车,全靠两条腿,可把顾老师累得够呛。
, 百拇医药
    农村没有手术室,顾老师就带着我们到患者家里搭建了简易的手术室,给患者做手术。做完手术,顾老师嘱咐我们说:“一周内不能拔尿管。”顾老师做完手术第二天就走了,护理工作就交给我们了。第三天,病人觉得安置的尿管很不方便,非要拔尿管,闹得不行。那时我们这群年轻学生也不太懂,最终没坚持住原则,过了两天就给拔了,结果尿失禁就没治好。

    这个患者因为我们护理工作不到位,让手术失败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夫不能听病人指挥,有些事情可以和病人商量,但有些事应该坚持,否则就会出事。后来,在我临毕业之前,我又把老太太接到北大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给她免费做了手术,这才彻底治好。

    我至今记得,当时40多岁的顾老师不辞劳苦四处奔波给老百姓治病,让老百姓不出村就能看病。这对我影响很大。(连载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