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第一届国医大师 > 程莘农
编号:140033
程莘农辨治痛症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21年7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502期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从医70余年,辨治思路缜密,诊治痛症颇有特色。他认为中医从古到今对疼痛的认识都比较直观,主要指症状而言,常把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称作疼痛,虽然有各种不同证型的疼痛,但通称为痛症。针灸治疗疼痛优势明显,除各种急性疼痛外,临床主要用于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的持续疼痛,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多见于某脏器或某一处软组织慢性劳损性疾病。程莘农认为这些慢性疼痛多数本身就是主症,也是一种疾病,如关节痛、颈肩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但不能把慢性疼痛简单地看作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疼痛有寒热虚实之分,如《证治准绳·杂病》所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血,气虚者补气,不可专以苦寒泻火为事。”临床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将程莘农痛症诊治要点分述如下。

    分清部位

    程莘农认为诊治时应首先根据疼痛部位判断属于哪一个经络或脏腑。“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各经脉病候与其经脉循行特点密切相关。只有熟记经络循行,认清病候归经,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经络辨证,辨别归经。通过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腑),据此进行处方配穴,或针或灸,或补或泻。进行经络辨证时,除应重视十二经病候规律外,还应注意经脉循行部位或所支配部位的病变,尤其是局部的疼痛、麻木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症状,如脾经通过腹部,故腹部胀满疼痛属脾,多取三阴交;前头痛多取百会;偏头痛多取风池;头顶痛多取涌泉等,都是依据经脉循行路线进行经络辨证。

    王焘《外台秘要》曰:“头项背痛,随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对于疼痛,程莘农按照“诊病之处即是治病之处”的规律,常常采用压痛选穴法,以压痛点作为针刺的治疗点,分穴位压痛选穴和非穴位压痛选穴,前者常用的有募穴、背俞穴以及四肢的穴位;后者又称阿是穴压痛选穴,广泛用于扭伤、痹症、落枕等病,如牙痛近取颊车、下关,远取合谷、内庭。

    患者,女,48岁,2002年12月17日初诊。诉心慌、胸闷,颈项僵硬半年余。患者半年前感心慌、胸闷,曾在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经过服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现心慌、胸闷,劳累或者夜间加重,并伴有颈项僵硬,头痛头晕,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安入睡。心脏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做X光检查提示“颈部生理屈度变直”,其他如常。

    诊断:(营卫不和型)胸痹。

    治则:舒筋通络,调和营卫。

    取穴:以心肺之表里经穴为主,并按症取穴:大椎、风池、肩髃、合谷、外关、曲池。

    治法:补法与平补平泻法,针刺与拔罐并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96 字符